前言
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當成什麼專家,因此不要期待我會敎大家「怎麼做」;我只是以一個學校老師的身分來談自己的經驗,所分享的作法全是我在班級實施的結果。
說到「霸凌」,許多人常會以為它是指一群人欺負一個人。其實蠻橫不講理的欺凌,就是「霸凌」。因此霸凌不一定是「多對一」或「一對多」的行為。霸凌事件也不僅出現在學生身上,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情境裡,都可能成為被霸凌者,自我期許再怎麼高尚的靈魂,也都可能無意之間成為霸凌他人者。甚至我們也會被自己霸凌。怎麼說?當我們一心想爭取利益的時候,就得留意:不要讓聰明霸凌了善良;當我們情緒來時,就要題醒自己:不要讓感性霸凌了理性。
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線上零售商之一亞馬遜公司創辦人傑佛瑞.貝佐斯說:「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他會說這句話是來自於他的一段成長經驗:當他只是十歲的孩童時,就已經精通算數。當時一則有關抽菸的廣告,引起他計算的興致。他算出自己的祖母每天要吸幾支香菸,每支香菸會抽幾口。有一次貝佐斯驕傲地對著他祖母說:「每天禧兩分鐘的菸,你就少活九年。」他以為自己算數的技巧會贏得掌聲,沒想到祖母哭泣起來,而祖父也嚴肅地對貝佐斯說:「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許多人急於展現自己的天賦,卻無法理性作最好的選擇;通往成功的路往往不僅一條,但是急於得到利益卻寧可丟棄善良的品格,那麼換來的成功難免令人不寒而慄。敎出有成就的孩子──真是父母與老師的驕傲?不盡然。因為當他們的成就霸凌了善良──這會讓所有真正投入教育的人不勝唏噓!所以我們的教育目的,不僅是要教出「有未來、有前途」的學生,更是要教出有品格的學生。我希望今天自己只是一個主持人,主持一場叫「合作學習」的課程,單元名稱是──如何防阻霸凌。相信我們都會藉由這場研習得到更多的教學自信與教育經驗。當然要感謝紀勝涵組長的推薦以及在座每一位的聆聽──是你們讓我的人生又多了璀璨的一頁。
「防阻霸凌」這個「防阻」包含「已經發生」和「未發生」等兩方面。面對已經發生的霸凌事件,我相信在座各位大部分都有處理經驗,但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一樣會有這樣的想法:倘若時間能重來,或者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我會處理得更好。所以我也很想藉今天這難得的機會與大家切磋。至於「未發生」的,就更應該做得讓它不會發生才好。怎麼做?我自己的經驗是從「愛」出發。聽來很抽象,但是我在今天演講的最後,會給大家看我曾努力做的成果。倘若今天讓我們跨校並且跨領域,集思廣益的結果將造福更多的孩子,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被幫助了。
開始討論前,請讓我推薦幾篇文章與動畫,這些都是曾經在我任教班級中讀給學生聽的作品,它們與今日主題有密切的關係:
【西恩的故事】、【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敵人和朋友】、【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蚌的胸襟】、【留幾枚柿子在樹上】、【藍色的鳥】
壹、經驗交流(除了「給予被害者保護,給予加害者懲處」這種治標的方法以外,是否有治本的方法?)
一、面對以下易被欺凌的類型,如何防阻他們被霸凌?請簡要舉出案例並說明處理方式(請勿提及個案姓名與就讀學校)
1.
陰柔型(男性較多,容易被整)
2.
強出頭型(易被肢體霸凌)
3.
家庭弱勢
4.
外表差(衛生習慣差、穿著邋遢、其貌不揚)
5.
過動(無意傷害他人,卻因過動行為而被人看不慣)
6.
其他
*霸凌的行為當然不被允許,但是被霸凌者也不能一味被同情;與其同情他們,不如教他們如何學會讓自己被尊重,甚至被肯定。
二、面對以下欺凌者的類型,如何防阻他們霸凌他人?請簡要舉出案例並說明處理方式(請勿提及個案姓名與就讀學校)
1.
個性衝動
2.
盲目隨從(小羅囉)
吳老師:賦予任務,使其發現自己的價值。
3.
愛出風頭(想當領袖)
4.
自我防衛心強(如從小家暴的陰影,使稍被侵犯便想反擊)
5.
喜爭風吃醋(易結黨結派排擠他人)
6.
其他
*同情霸凌者,不代表允許他們的行為,而是要深入探討他們行為產生的因素,然後引導方向,讓他們善用個人特質發揮正面的影響力。
貳、以一應萬──通用的防阻方法
以下方法,最好是平日就進行。倘若霸凌事件發生後的幾小時或幾日內才
進行,當事人很容易有被教訓的感覺,心生排斥而難收效果。
1. 從視覺錯覺圖理解他人的看法──眼見為由
*同一張圖,有人看到的是一個少女的側臉,她的脖子上繫著一條紅絲帶,帽子上還停了一隻貓咪。但有人看到的是一個像童話故事裡的老巫婆,原本繫在少女脖子上的那條紅絲帶,成了老巫婆邪惡的唇。究竟哪一個才是原創者想表達的圖像,或許都是。這種視覺錯覺圖正好告訴我:與人衝突時,不要一味堅持自己是對的,也不要一味認為對方傷害我們,說不定對方也跟我們一樣的認為他才是對的,而我們傷害了他。倘若在衝突中,我們覺得自己受了傷害,不要覺得自己可憐而對方可惡,因為這只會使我們更不快樂且於事無補;不妨想想:對方對我們的判斷,應該是出於他所見,即使他所見的並非真實的我們(也就是說我們並非他所誤解的那樣),那麼我們應該警惕自己:是不是哪裡呈現不完美而使對方誤解?唯有反躬自省,才能使自己放下怨恨也使自己進步。別管對方是否自鳴得意──在這場衝突裡戰勝了,至少我們的靈魂更高尚,而實際也獲得更多了。
2. 從動畫評論角色作法──從評論中自省與惕勵
*
2009奧斯卡最佳動畫【藍色的鳥】
教材設計請見【藍色的鳥──品格教育版ppt.】
3. 從故事培養感動的心──心中有愛,化解阻礙
欺凌的行為往往出自內心的不平衡。一個領導者(如班級中的導師),倘若能有「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每一個孩子都很重要」的理念(而這個理念也必須讓每位家長知道),同時將班級營造成「充滿關懷的班級」,那麼班上還會有霸凌事件嗎?也許有!因為我們不能阻止每一個孩子的父母會對他們做什麼事,也沒有辦法阻止孩子們的父母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因為有些孩子被霸凌或是霸凌他人,是因為他們的性格或行為造成,而他們的性格與行為又是複製於他們的父母。但我相信 老師給予學生愛的力量,很快就能阻止更多的不幸發生。剛才與各位分享的作品,它們都有一股愛的力量,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了?讓我們回想一下方才的故事並且思考可以藉由他們告訴孩子什麼道理。
*
【敵人和朋友】──接受忠言,必將獲利;誤將損友當益友,禍害不斷。
*
【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許多傷害是起於誤解,但「知人」本不易,不必遺憾,也無須強求,倒是要珍惜了解我們又能珍惜我們的人。此外,成功的人總會說:「要感謝過去不看好我們的人。」但我們不是要努力做一個這種令人感謝的人,而是要做一個教人感動的人;我們不能要求對方滿足我們,但是可以提升自己的靈魂。
*
【蚌的胸襟】──許多衝突皆是來自於「不能接納異己」。開闊的心胸才能吸收更多的力量,甚至包含異己的力量,合作的結果,最後獲利最多的仍是自己。
*
【留幾枚柿子在樹上】──為人設想,自己也會得福。
4. 培養典範人物──讓學生藉此注意自己形象並提高自我期許
*青少年很容易有「崇拜偶像」的心理,倘若我們能夠善用這種心理把他們塑造成偶像人物,他們是不是會更注意自己的形象與行為呢?從我嘗試這麼做的三年裡,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我在學生面前不說他們是「偶像人物」,而說是「典範人物」。因為我覺得「典範」比「偶像」聽起來更實際,也存在更長久──我也是這麼跟學生說──「偶像」隨時能被取代,年輕人常有喜新厭舊的心理;「典範」卻是可以精神長存。此外,我還會告訴學生:典範不是聖人,聖人都會做錯事,更何況我們一般人?典範,可以犯錯,但不要忘記每一次的錯誤都會讓我們付出代價,而典範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想起自己在多數人心中的期許,所以會在更短的時間內努力改過,這種努力改過的精神,又是一次典範。總之,人很容易因為否定自己而產生負面想法,接著有負面行為出現,這負面行為,如果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他人。防阻霸凌的先決條件就是讓每個孩子愛惜自己、看重自己的正面影響力。
成果請參考【看見孩子的能力ppt.】
觀賞前再補充一段:
* 過去我知道要對孩子慈悲,但總會因為一時情緒而忘了「慈悲」是什麼。要不就是孩子似乎容易忘記 老師對他慈悲的時候,家長也沒有依據可以論定老師就是愛他的孩子(感受不到老師對他孩子的愛),因此親、師、生三者之間時會有溝通不良的情形出現。於是我在【畢生絕學9902】班級網誌,更努力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整整三年,我讓自己看見每個孩子的能力,讓他們看見彼此的能力,更讓家長看見我對他孩子的愛──因為看見──所以相信。我相信孩子是可愛的,孩子相信我是愛他們的,家長更相信我對他孩子的付出。最後是個圓滿的結果。我想說,慈悲,是教育必要的手段(這是一個中性詞),但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而我的手段就是不讓自己受傷害──被信任就不會被傷害,讓愛被看見,就容易被信任。以下分享一則好友曾與我分享的短文【慈悲】。
5.
其他
結語
不曉得各位贊不贊成我這樣的想法:這世上每個人常認為自己是對的,特別是在堅持一項作法時。因此,當我們想說服對方、改變對方時,不妨想到這點。倘若不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尊重他甚至愛護他,即使自己再怎麼有理,他都可能覺得我們是用一種蠻橫無理的方式欺凌他。相不相信我們的學生在耳濡目染下,也容易學到我們處理事情的態度與說話語氣?無論是「以身作則」也好,或是修煉自己也好,面對與我們想法背道而馳的人,甚至讓我們受傷害的人(但他可能也覺得自己被我們傷害),讓他看見我們對他的尊重,看見我們對他的用心;讓他感受自己備受關心、備受肯定、備受需要──這些都比一味強調我們是對的更容易感動他、感化他。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