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品德教育教學經驗分享~從語文課程談起


畢仙蓉老師與彰化縣老師合影於105/5/19
與台南市那拔國小全體老師合影於105/5/25

畢仙蓉老師與台南市那拔國小洪校長國展及許主任崑泉合影於105/5/25


講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畢仙蓉老師
演講時間:2016/5/19(四)  900~1200
演講地點:彰化縣永靖國小(彰化縣教師研習)
演講內容
*詳細內容與作法於研習會場介紹
前言
談品德教育,除了學校的規範,我還是常採用正向管教的藝術,而語文課程中,以動人故事啟發學生──常在我課程設計的單元中。因為確實見到它的成效。我十分注重有效教學,包括品格教育,一直在自我反省中改進作法,直至今日我要求自己實施管教,必須有效。無效的管教,輕則浪費師生彼此的時間,重則讓親師生彼此受傷害。
或許可以這麼說:我的語文課程離不開品德教育。因為延伸閱讀是我課程的一部分,題材由來,又大都與品德教育核心價值有關。
我的學問不多,記性不佳,許多知識記不住。也因如此,一直很努力找到能發揮自己能力的教法,也要求這些教法必須確實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大的效益。您或許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或者喜歡與不喜歡,又或者想嘗試或不想嘗試的選擇(教法),那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是有效的教學就好。
但是現在我來了,就先做給大家看:我如何在語文課程中進行品德教育,又如何讓學生的語文程度和品德一起增長。

.平日蒐集與品格教育相關的圖片、故事、短片……等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此段文字收錄於<我在國文課做的事>)
.品德教育在語文課程中如何進行
品德教育在語文課程中,不僅可以同時進行,還可以做得徹底。它可以被列在作文課裡,也可以列在口語表達訓練中,更可以在小組討論(分組合作學習)中,聽見同儕的正向思維,而這些思維也會產生影響力。作法請參照《語文課程中的品德教育
.語文課程中的品格教育可同時訓練的能力
一、思考力
*請見資料夾《訓練思考力——給學生心理建設》
*請見資料夾《從事件省思之訓練》
二、組織力
*請見資料夾《組織能力訓練之說寫教學》
三、聯結與分析能力
*請見資料夾《聯結、分析之說寫教學》
四、閱讀力
*請見資料夾《培養孩子思辨能力的閱讀方式》與《我如何經
營班級閱讀》
五、合作學習
*請利用資料夾《音樂、圖片、短片與寫作》參考《語文課程
結語
我想許多學生都喜歡聽故事。然而同樣一則故事,讓孩子默讀或者聽讀,哪一種產生的影響力較大呢?不妨問問您的學生。請別誤會,我僅問兩種閱讀法,哪一種影響力更大,並未否認其中一種。
聽讀的前提是:說故事的人,口齒清晰、聲情動人,對故事詮釋到位。但這往往需要經過特別訓練,否則缺乏其中任一條件,故事讀來,恐怕效益不大,或許還耽誤學習時間,不如讓學生自己默讀。倘若讓品格教育有聲故事書在教室裡播放,使故事的氛圍瀰漫開來,大部分的學生是不是容易被感動呢?感動之後,教師再以設計的題目引導他們省思與期許……,這不就是有效的品格教育嗎?我喜歡朗讀,尤其喜歡為學生朗讀。目的是希望透過自己的詮釋,讓學生感受愛的力量,也讓他們因為我的聲情而立下決心──成為有正面影響力的人。未來若真有哪家出版社看上我的能力與專長,真正有心作好「品格教育有聲故事書」,讓教育的力量更見效益,我一定努力為偏鄉以及弱勢團體爭取免費聽讀的機會(贈送我的朗讀有聲書)。話說回來,無論誰來讀故事,只要讓好故事走入學生的心裡,引起學生的注意,它應該很容易起教化作用,您說是不是呢?

補充
研習講義

語文課程中的品德教育/畢仙蓉老師

品德教育在語文課程中不僅可以同時進行,還可以做得徹底。它可以被列在作文課裡,也可以列在口語表達訓練中,更可以在小組討論(分組合作學習)中,聽見同儕的正向思維,而這些思維也會產生影響力。
步驟一:
        發下可作為品格教育的閱讀文本(或是從電腦閱讀)。文本最後由教師設計的問題,可包含統整能力訓練、寫作能力訓練、品格導向等多方面。如:
1. 
是哪些因素讓她以九歲的年紀改變了世界呢?http://ppt.cc/qRZds
2. 在你的年紀,可以為環境做些什麼呢?
3. 你有哪些想做卻還遲疑的事?遲疑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些原因能否克服呢?(所謂「想做的事」是指與本文主旨一樣利益他人的事)
※此項作法,也可以短片、動畫、漫畫……作為題材,請見從動畫或短片學寫作文藝營隊作法分享。
※閱讀文本〈她只有九歲,卻餵飽了鎮上的所有流浪漢,還改變了世界〉
步驟二:
      叮嚀學生在閱讀之後思考以上三個問題,並將思考得到的答案,簡明扼要寫在題目後方,以便老師確定(學生)有進行思考,而非僅在接下來的小組討論依賴同儕答案。(計時十分鐘)
步驟三:
      藉由小組討論聆聽同儕思維,並對同儕演練上臺該如何表述。提醒學生:在接下來上臺發表時,所述內容若有引用哪位同學的說法,必須尊重對方是否說出他的姓名。(計時十分鐘)
※此活動進行前,教師先叮嚀學生:討論或演練過程中,必須做到(1)聆聽同儕分享(2)對同儕演練。二者缺一不可。倘若被發現學習態度懶散或者離群者,在發表時段將「優先」上臺。
步驟四:
        發表時間,先由教師抽問,再由學生自願。參考小抄,得到的分數或獎勵略少,除非相較於同儕有更精彩的表現(如內容豐富有深度、臺風穩健、口齒清晰)──此規定可在前三項作法中先提醒。(計時十分鐘)
步驟五: 
        短文寫作。由三題問答中,任選一題書寫。(計時十五分鐘)
步驟六(利用第二堂課十分鐘):
1 閱讀同儕佳作並畫記佳句
2於閱讀文本(同儕佳作)勾選心中的「更優作品」
步驟七(第三堂課):
      教師將佳作中的佳作製成簡報(配以背景音樂)挑選學生朗讀(過去朗讀表現不俗者),使學生充分感受作品的美以及作者的心。(時間十分鐘)
※步驟六與步驟七,可列在當日進度之餘的「閱讀十分鐘」。
【資料未完  請見下一頁】
思考,不應等到蘋果落下時 / 畢仙蓉
    2002年始,我便一直主張國文教學方向需要改變(作品<國文學習方向的省思>刊載於《師說》http://ppt.cc/d7g9 ),今日臺灣國語文教育深受國際閱讀評比的結果影響,各校也紛紛走入「學思達」教學時代。可惜仍會有在此領域奮鬥的老師感慨臺灣學生由來已久的現象──不善於思考──無法動搖。因此令我有感而發,想對孩子們說。
    每天起床,你就開始與自己本身以外的事物接觸,刷牙、洗臉、吃飯、看報……,然後與人交談(或聆聽、或表達)──你的腦,也開始了情感與思考的工作。
    每天你接觸的,有哪樣不需要思考呢?沒有思考的生活,會感覺自己存在嗎?沒有思考的學習,真的叫作「學習」嗎?
    當你接收一項知識,你能思考它重要的原因嗎?你能思考如何使用它嗎?你能從中發現它的問題嗎?還是你只是照單全收、不加思考?選擇後者的作法,難道不危險?
    思考,它需要訓練,而且是日積月累地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在問題發生時就可以立即運用。牛頓如果僅是等到蘋果落下,才開始思考,他真能發現萬有引力?他是因為自小就對一切不明白的事物感興趣。思考,便成了他的習慣,也成就了他在科學上的種種發現(姑且不論他被蘋果砸到一事是否為穿鑿附會之說,但他發現萬有引力之前確實常思考衛星為何繞行星,地球為何繞太陽等事)。
    也許你對科學不感興趣,但你確實是生活在一個科學的世界──日新月異的世界,你不能閉關而不與外界接觸,既要接觸,就必須知道如何生活、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互動。所以,一個人必須有思考的習慣。
    猶記天下雜誌某一期談到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目標,以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來說,希望學生畢業後能夠「獨自探索世界」、「建立對知識的好奇」、「具備探尋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培養創造力,用嶄新方式看問題」等。哈佛不一定就代表這個時代,但你可以思考:科學的時代是不是也需要這五大能力?而這五大能力,哪一個不需憑藉思考力來達成呢?
    孩子!每天你從課堂所學的知識,以及四面八方傳來的訊息,你是否思考:是否該學?為什麼要學?該怎麼學?學了又該如何?如果一個人不能用心思考,他就不是在學習,只是盲目加上敷衍自己,他的人生也就因為這樣的盲目而存在危機,就因為敷衍的態度而消耗大半,等到問題發生時,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等他「好好思考」如何解決;等到機會來時,他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讓人家給他機會。
     親愛的孩子!每天學習都要用心「思」,而用對心思,態度也對了,再難的問題,還怕不能被你解決?
    樹上蘋果掉下來,對牛頓來說只是一個機會,平常,他的思考習慣就已經為他的前途鋪路了,難道不是?    
【資料未完  請見下一頁】

思考力與閱讀力在課堂上的運用/畢仙蓉老師
.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
一、思考不應等到蘋果落下時http://ppt.cc/SdaA
二、 有效閱讀在課堂上的運用http://ppt.cc/b4YN
【小結語】
有閱讀習慣卻不一定有閱讀能力。推動閱讀固屬必要,但推動有效閱讀更能在「閱讀」和「品格教育」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等三方面同時收穫。無論是閱讀一篇文章、一則故事、一部影片、一則動畫,或是欣賞一幅圖畫,聆聽一段談話……等等,能引發內在反思,都是非常有意義的閱讀──更是適合於課堂推動的閱讀。
.老師在課堂扮演的新角色
一、 主持人
二、 追問者
三、 回饋者(或說「加油站」更貼切。請見【小結語】)
【小結語】
我們不能敎給學生所有,所以在開始一課之前,我會思考:什麼是一定要敎,什麼是需要仔細敎,什麼是可以簡單敎,什麼是可以想到再敎,而什麼是鼓勵他們自己去學。課堂上,我不僅做知識的傳遞者,更常做主持人──多給學生發表的機會。在他們每回答一個問題後,我又常從他們的回答中延伸出下一個問題,或者將原本拋出的問題再接二連三衍生出一些問題──再三追問,但不是追問同一人(除非有把握該生有連續回答的本事,否則嚇到孩子,未來他們舉手發言的次數就會少)。往往我會提醒自己:無論學生回答得如何,只要不是離經叛道,在指引或修正他的說法之後,別忘了說些可以鼓勵他下次繼續勇敢發言的話語。
.國語文教學方向對各科成績的影響
一、國語文學習重點影響各科學習時間
二、從PISA啟示錄改進國文教學方向ppt.
【小結語】
學生需要準備的科目不是只有我們任教的這一科。曾經我是個只希望學生把國文學好的老師(當然不是教他們勿在其他科花時間)──常出作業並且經常教他們訂正(俗稱「罰寫」)。當然因此班級考出的國文成績總是令我滿意。自從許多年前,自己的孩子上國中以後,才體悟到學生必須花時間在每一學科上的辛苦,也才想起自己當學生時,不也是每一科都要求好嗎?多年前,我開始省思:倘若我是一個能體諒學生的老師,還能讓他們把所有時間與精力僅放在我任教的這一科上頭嗎?因此我徹底改變了教法……
.關鍵判斷力對成績的影響
一、 國中會考試題與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性http://ppt.cc/Bapf
二、 讓你會考測驗題寫對答案的秘訣
1.記憶題之形音義記法(研習現場舉例說明)
2.閱讀理解題滿分技法(研習現場舉例說明)
【小結語】
   我不能保證教給學生記憶與理解的方法之後,他們是不是就沒有作答的困擾。因為學生個人的求知慾和學習力,除了他們自己,並非任何人可以決定。此外,有兩種學生,要讓他們在知道以上學習方法後,能確實從每一次閱讀與練習中養成關鍵判斷力訓練的習慣,還需要老師嚴格要求。一是語感不佳的學生,一是自以為憑語感即可寫出正確答案的學生。我常對學生說不要羨慕語感好的人,因為他們的語感來自過去的學習,只能怪自己學習不足。但感覺會有錯誤的時候,倘若僅憑語感作答,一旦遇上模稜兩可的選項,還不見得寫對答案。而此刻也別怪人家題目出得不好,更何況這種題目還是好題目呢!唯有透過持續不斷的關鍵判斷力訓練,下筆才能「快、很、準」。
.各科進行品格教育和思考力訓練的時間
    一、品格教育是各科老師的責任
    二、思考力是各科學習需要的能力
    三、每堂十分鐘進行思考力融合品格養成的訓練
【小結語】
我的教學方式常常會隨教學現場改變,例如:前天在新竹某國中對五十位七年級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暨「學思達」教學時,我採用的方式在第二天面對八年級生時,突然有了多處改變──不僅是教材使用方式的改變,連小組登台報告的方式也改變。
.實作
  從《啟發式閱讀與寫作http://ppt.cc/A~Ih 》中擷取
結語
    閱讀確實很重要,它會影響我們寫作的風格。所以想寫出甚麼樣的作品,就需要長時間接觸那方面的文字;閱讀的同時,是否進行思考判斷,更是我們在課堂推動閱讀的責任與方向。我一直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但這些年我不會在課堂上發下一本書讓他們看一整節課而不進行分享與討論(除非時間頗充裕)。因為我們學校在每位老師長年推動閱讀的努力下,學生普遍能自動自發利用課餘走入圖書館。我們較擔心的是校風開放的學校,學生借閱的書籍不知會使他們讀進那些老師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因此課堂上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是極重要的事,而敝校國中國文科老師很努力在這麼做。此外,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麼品格教育不是僅國文老師才具責任,當然也可以說是每科老師都可於課堂隨時隨機進行。只是切記時間的掌控──甚麼時間進行?進行多久時間?這些都需考量。今日提供給各位的教材,它們播放的時間都很短,不必擔心影響教學進度。我比較喜歡在有限的時間裡作效益較大的事,例如:選擇有關十二項品格教育核心價值的題材,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訓練,並從中點出幾項寫作技巧。一魚多吃的作法,今日與各位分享,還盼你們喜歡。
【資料未完  請見下一頁】




思考力與閱讀力在課堂上的運用(續)
.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
一、思考不應等到蘋果落下時http://ppt.cc/SdaA
二、 有效閱讀在課堂上的運用http://ppt.cc/b4YN
.老師在課堂扮演的新角色
一、 主持人
二、 追問者
三、 回饋者(或說「加油站」更貼切。請見【小結語】)
.國語文教學方向對各科成績的影響
一、國語文學習重點影響各科學習時間
二、從PISA啟示錄改進國文教學方向ppt.
.關鍵判斷力對成績的影響
一、 國中會考試題與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性http://ppt.cc/Bapf
二、 讓你會考測驗題寫對答案的秘訣
1.記憶題之形音義記法(研習現場舉例說明)
2.閱讀理解題滿分技法(研習現場舉例說明)
.各科進行品格教育和思考力訓練的時間
    一、品格教育是各科老師的責任
      品格教育十二項核心價值:誠信、尊重、合作、欣賞、 勤儉、
      正義、負責、謙恭、 關懷、感恩、禮節、孝敬
      《國中小品德教育教學實務與分享之叁.從閱讀推動品德教育》
       http://ppt.cc/J0z0
    二、思考力是各科學習需要的能力
    三、每堂十分鐘進行思考力融合品格養成的訓練
.實作
  一、閱讀與品格教育結合
     1.<從視覺錯覺圖理解他人的看法>http://ppt.cc/QjTD
     2.<我最好的一場戲>
     3.<主動承擔分外工作>
     4.<在逆境面前不退縮>
     5.<你心中有沒有別人>
     6.<你努力的位置與目標在哪裡>http://ppt.cc/Qo6P
     7.<沒有道德  知識淪為罪惡>http://ppt.cc/gu17
     8. <捨棄一條魚的代價>http://ppt.cc/odFH
     9. <敵人與朋友>
    10. <抓住藍天  掙脫流沙>http://ppt.cc/Qlyv
二、透過視覺與聽覺方式提升學習興趣與能力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
    1. <夢想起飛>
    2. <汽車骨牌廣告>
    3. <新聞急先鋒>
    4.<三個傻瓜—盲從與思考>
    5.<生命最後十分鐘>
    6.<雁行理論>
    7.<永不屈服>
    8.<分享幸福>
    9.<最強激勵影片8分鐘>
   10.<那些條件促使此驚嘆成果>
結語
     我在最近幾場演講中陸續分享的教學心得,今天作個整理也在此與各位分享。每一段內容都是我的領悟與嘗試,也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回饋……
透過視覺與聽覺方式提升學習興趣與能力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

國語文教學不能與閱讀分離
    這些年我常將閱讀融入國文教學裡,一方面是因為教學需要看見學生「學」到多少、是否在「聽」之餘還能進行「思」考、是否學會紙筆和口語的表「達」;一方面是因為幡然醒悟:國語文教學本來就與閱讀分不開,每一篇被選入教科書裡的文章以及延伸閱讀文本,甚至這兩者以外的許許多多作品──都值得比較與品味。感謝國際閱讀評比的結果使臺灣開始重視閱讀教學,這也讓國文老師我不必再將時間與精力全花在與「閱讀」無關的學習上,因為我自己都喜歡「閱讀」這件美好的事。當然不是說那些與閱讀無關的記憶題並不重要,我甚至認為:能「記」才能「用」,但確實我們以往的國語文教學幾乎都讓學生忘記:品味文學是多美好的事。

在課堂推動閱讀的責任與方向
    閱讀確實很重要,它會影響我們寫作的風格。所以想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就需要長時間接觸那方面的文字;閱讀的同時,是否進行思考判斷,更是我們在課堂推動閱讀的責任與方向。我一直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但這些年我不會在課堂上發下一本書讓他們看一整節課而不進行分享與討論(除非時間頗充裕)。因為我們學校在每位老師長年推動閱讀的努力下,學生普遍能自動自發利用課餘走入圖書館。我們較擔心的是校風開放的學校,學生借閱的書籍不知會使他們讀進那些老師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因此課堂上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是極重要的事,而敝校國中國文科老師很努力在這麼做。此外,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麼品格教育不是僅國文老師才具責任,當然也可以說是每科老師都可於課堂隨時隨機進行。只是切記時間的掌控──甚麼時間進行?進行多久時間?這些都需考量。今日提供給各位的教材,它們播放的時間都很短,不必擔心影響教學進度。我比較喜歡在有限的時間裡作效益較大的事,例如:選擇有關十二項品格教育核心價值的題材,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訓練,並從中點出幾項寫作技巧。一魚多吃的作法,今日與各位分享,還盼你們喜歡。

一堂課  孰先孰後
    以前許多老師為了提起學生上一堂課的興致,會在課堂一開始來些笑話或者鬼故事〈老實說我當時很想學這些老師的本事〉,又或者閒話家常。昨日突然省悟:如何讓一些國中生在僅有十五只二十分鐘的專注力時間內,學得重要的知識或領悟重要的道理──可能是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我還是很羨慕那些老師的特質,因此我還要思考:在學生失去專注力的時間內,我如何學習拉回他們的精神以繼續當日希望他們記得的知識!希望能再次突破自己的教學方式!

十五分鐘專注力先做什麼
    如果學生的專注力真得只有十五分鐘,在課堂開始的十五分鐘,老師您最想為學生做些什麼?測驗?訓話?看一段感人影片?講述課程內容?十五分鐘過後,學生如果開始不專心,老師您又想為學生做些什麼好抓住他們?這學期突然思考這些問題……

公開才知有沒有用
 公開課教師與觀課教師都必須有這樣的健全心理:
1.天底下沒有十全十美的老師──所以觀課不是觀完美老師上課。
2.一堂觀課不能看盡公開課教師的所有本領--因為那僅是至多五十分
  鐘的時間,且不可能上完所有單元〈所以觀課教師不要期望有多少
  收穫〉。
3.公開課教師誰不希望得到或多或少的肯定?所以觀課教師不要挑
   剔〈誠如自己也不喜歡被挑剔〉, 可以課後提出問題請教與討論
   即可。
4.要相信每位老師都有反思的能力,也要尊重他選擇自己那種敎法的
  理由。
5.觀課是一個老師學習與反思的最好機會。
6.師心不能自用,公開才知有沒有用。

教學通往成功的路
    要感謝吹起《學思達》與《翻轉教室》之風的人──沒有這些力量,我們可能都還讓孩子陷在《講光抄》的環境裡。不是說教師講述不好,教師當然有必要講述的仍然得說清楚;而是說學生其實可以被訓練得更靈活、更自主。我不是個記性很好的老師,要我在學生面前不斷講述,可能會把故事張冠李戴,甚至不記得多少完整的故事〈因為我喜歡哲學,而哲學重在領悟。所以我在學習上都是取其精神大意〉。《學思達》與《翻轉教室》正好是我喜歡的教學方式,所以我會大力的使用。但「過猶不及」是我們都須切記的道理。當然囉!通往成功的路又不只一條,我們可以選擇適合普遍學生也同時適合自己的方式做做看。

老師在課堂扮演的新角色
一、 主持人
二、 追問者
三、 回饋者(或說「加油站」更貼切。)  
    我們不能敎給學生所有,所以在開始一課之前,我會思考:什麼是一定要敎,什麼是需要仔細敎,什麼是可以簡單敎,什麼是可以想到再敎,而什麼是鼓勵他們自己去學。課堂上,我不僅做知識的傳遞者,更常做主持人──多給學生發表的機會。在他們每回答一個問題後,我又常從他們的回答中延伸出下一個問題,或者將原本拋出的問題再接二連三衍生出一些問題──再三追問,但不是追問同一人(除非有把握該生有連續回答的本事,否則嚇到孩子,未來他們舉手發言的次數就會少)。往往我會提醒自己:無論學生回答得如何,只要不是離經叛道,在指引或修正他的說法之後,別忘了說些可以鼓勵他下次繼續勇敢發言的話語。

發現教育的力量
    在嘗試至各校分享前,總覺得自己的學校最美,但至了各校才發現:原來每所學校都是那麼用心經營;在開放觀課前,總以為自己的教學最棒,自從觀課後,才發現原來每位老師都是那麼優良;在與外校老師接觸前,總以為自己學校是菁英雲集,在與外校老師接觸後,才發現原來臺灣每個角落都有那麼一大群用心教育的人──差別只在是否被發現而已。我會繼續在臺灣的每個中小學發現教育的力量!

期望與感恩
    我可以期望學生未來的寫作力,但不能為他們現在的程度嘆氣。因為那會否定國小老師的努力;倘若沒有過去的基礎,他們今日連字都不會寫,連表達都不會。我可以期望這三年教給學生什麼樣的寫作力,但不能忘記他們目前僅是國一的年紀;倘若我的期待是建設於超乎年紀之上,那麼很容易看不到他們已經具備的程度──然後批改作文就在唉聲歎氣中度過......。我開始學習一面批改一面感恩國小老師們的付出,當然仍不忘自己想為學生努力些什麼;倘若沒有國中老師我們現在的努力,學生到了高中有多少可能寫出高水準的作品?當我們看到學生目前的程度時,別忘了那有一大半是他們過去的老師努力的結果。




【資料未完  請見下一頁】
我如何經營班級閱讀--精華版/畢仙蓉老師
應各校老師來函需求--希望我分享《如何經營班級閱讀》
由於這些老師尚未聽過敝人演講
不知當初分享內容
而要從網站搜尋
卻因資料甚多
不便尋得
因此將它們整理成《精華版》
未來仍會有新發現與新領悟與各校老師分享
以下暫列出四個場次演講大要
為尊重各主辦單位
明確的指導方法不便寫出
待有機會與諸位老師現場切磋
此外許多聯結已改為新平台的網址
直接點閱即可見到詳細內容

如何讀出好品德〈第一場〉
演講地點:臺中市北屯國小
演講時間:2012/9/19星期三下午  130~430
    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開場白〈此處省略不張貼〉

正文
為什麼要閱讀?
    「增進語文能力!」〈黃曉苓老師說〉
    「陶冶心性!」〈洪美娥老師說〉
    「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張富玲老師說〉
     以上都是很棒的答案,但不知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大家思索中……〉
     或許沒有為什麼,就是想閱讀甚至喜歡閱讀〈不少人頻頻點頭……〉
     我覺得閱讀是很輕鬆、很愉快的事,但很多時候也要讓它成為有意義的事。
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今天站在這裡的這個機會,也是我想從各位身上汲取寶貴見解的好機會。
     閱讀能不能培養品德?
    「可以。耳濡目染!書,可以淨化人心。故事因為有情境,能感動人,影響仁發自內心去改變,比說教還令人信服。<北風與太陽>中,太陽以和煦的熱力,使旅人脫衣;閱讀就好比太陽,可以跨越國界,達到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白舜文老師〉
     是不是所有的閱讀都能提升性靈或者說增進品德?〈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搖頭〉需不需要限制學生閱讀的類別?如:漫畫、笑話全集、體育雜誌、美容雜誌、鬼怪小說、科幻小說、名人傳記……。
    「針對某一些類別要限制,例如:鬼怪,並不是老師對此類的書有偏見,而是要顧及有些孩子觸及此類題材,會害怕影響生活。除此之外,有些題材也要顧及年紀是否合適,不然,總體而言,閱讀是越廣泛越好,可涉及的層面、層次也較多,對增廣生活經驗、學識、常識,均有幫助」〈一位老師回答但表示不便透漏姓名〉
    「我國一的兒子所就讀的學校利用晨會搜索學生書包,一陣地毯式搜查,十幾個同學被記缺點。女生眼眶紅,男生臉色臭。國醫生活竟被從家中帶來的小說,因不夠具文學性而點上一些些小污點。其實多元的社會,我們帶領孩子多元閱讀,但到了國中卻因此而讓他們傷心。我們並不覺得類別多元是個錯。當初在文字及各科應用教學時,不就是告訴孩子可以看廣告看板認字,要會讀摺頁、說明書……?為何長大了就要選類別?內容才是最直得注重跟關心的,慎選內容,才能引導孩子正確選擇。」〈黃勇媜老師代表組員發言〉
     這裡我給各位看一封信,信件內容是經過當事人同意呈現:
    「親師座談結束了。幾個國三班級導師說家長反應學校圖書館提供漫畫、言情小說、光怪陸離的小說,使得孩子沉迷且對學習沒有幫助,不僅是浪費時間,更恐怕有不良影響。也許我們想引起學生進入圖書館的意願,但圖書館所放的書會對學生有這方面影響,是否失去了原本的美意?家長們的看法也不無道理。不知學校能否管制,至少不要讓國三學生借閱。」〈一位國三導師〉
    「各位老師好!以下是圖書館的回覆:
1. 圖書館漫畫由師長挑過,不可外借。
2. 在文字與影像競爭的時代,唯一尚可與電動玩具拮抗的大概就是九把刀、御我、橘子、暮光之城、盜墓筆記之流的光怪陸離小說。若把這些書籍拿掉,讓圖書館充滿了知識性的典籍,我們會成為一個安全卻進退失據的館。 
3. 閱讀也是有代溝的,就像個人努力推余秋雨,國文老師推黃春明,他們成了經典,被供成「百閱」,但我們的經典可能是下一代的苦藥。君不見每年各科推薦的"好書"在時光中蒙塵。  
4. 就像我們年輕時喜歡看倪匡、金庸和瓊瑤等"光怪陸離或言情的小說",這一代也一樣先將閱讀當成休閒的選項或情緒的出口,然後在不畏懼文字之後,慢慢親炙詩、散文和其它經典。
5. 讀得多,才讀得快,然後才有所謂的閱讀習慣。中學生的閱讀推廣以養成終生閱讀為目標, 故先吸引同學進館借書。讀書是目的,亦是手段。  "不良書刊"當然不可入館,但煩請同仁明確指出那幾本,圖書館將馬上下架。
6. 對考生家長而言,任何與升學不相關之書都容易被歸類為"不良書刊",漫畫更是大惡。弔詭的是: 壓力大的考生最容易躲在小說的世界。個人高三最後三個月,看到課本就討厭,硬是啃完了京華煙雲、未央歌和滾滾遼河等磚重的小說,結果聯考考砸了,卻多了一生行走的養分。師長的顧慮,館方真的了解。
7. 圖書館是服務全校的館,若大多數同仁贊成對國三同學實施借書管制,館方亦無異議,但在12年國教鼓勵多元的時代,迎進警備總部飄散在歷史的遊魂  重行文字檢察及思想控制的戒嚴之風,利害相權,載舟覆舟。 我輩宜三思!             ~圖書館  敬上  」〈惠文高中圖書館蔡主任淇華〉


    如果我們在推動閱讀的時候,要求學生只能閱讀文學性或勵志性、知識性的書籍,你們認為有多少學生喜歡閱讀呢?當學生對閱讀提不起興致的時候,我們想藉由閱讀教給他們的一切,就很難實現了。
    好幾年前,我是這樣的老師:女學生於課堂上看言情小說,被告誡幾次不聽,終於我在某一堂課爆發情緒──當場撕了她的書。不僅學生受到驚嚇,連我自己也驚訝自己的失態。隔天向她道歉,她很有修養的笑著說:「沒關係!」
事隔多年,我仍然羞愧自己撕書的動作,更後悔阻礙學生閱讀的興致──因為那名女學生在讀了幾本同類作品後,轉讀倪匡和金庸的小說,我才知道她原來真是個喜愛閱讀的孩子。怎麼說?像她那樣喜歡閱讀的孩子,對各類書籍都想翻翻,這是正常的事。
    不過,我們確實應該了解孩子他在閱讀什麼樣內容的書籍,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判斷能力,甚至省思能力。例如:《飢餓遊戲》這部目前許多孩子覺得頗好看的小說,會不會有孩子從中學到暴力?〈幾位老師點頭〉所以當我的學生閱讀這部小說時,我也趕緊買了一本來看,確實好看!但我也在讀完第一本時,趕緊寫了一篇引導閱讀,不久,各位將會在「我抓得住—班級經營」看到學生的迴響──學生在迴響的同時,就是他們省思的時候。
    有些家長會反對孩子閱讀小說,我想這些家長應該有一部分不像勇媜老師那麼喜愛閱讀。
    讀小說確實耗時間,我不讓自己的孩子讀小說,是在他即將考試的時候,平日我佩服他們喜歡閱讀小說,且都是不錯的作品──佩服他們的耐性,也欣賞他們的品味。小說的文字那麼多,沒有耐性怎讀得下去?而我所說的「有品味」,也不是指那些經典名著而已。
    有些精采的小說,也可以教給孩子正確的觀念,甚至引起他們行動的決心,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家可以在「我抓得住—班級經營」2011911日<沈佳儀帶來的禮物>看到29位學生的迴響。
    藉由閱讀推動品德教育的方式,其實可以很簡單,讓孩子讀一則故事,或者你讀一則故事給孩子聽,這都是很有效率的方法。但是故事好聽或不好聽,對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沒有影響呢?
   「故事好聽,他人的故事可以當鏡子,看見自己的影子。例如:用<樹的醫生>談愛的教育,用<秋江獨釣>看老於翁的專注。」〈徐培芳老師〉
 如果有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書希望家長一讀,您會用什麼方式鼓勵對方?
   「如果有一篇好文章,希望家長一讀,我們會選擇影印發給每位家長一張,請家長分享一些意見,發榮譽卡鼓勵孩子,並將內容與全班孩子分享,放上班網讓家長可以相互交流。」〈丁婉茹老師、蔡淑惠老師〉
    閱讀,不應限於白紙黑字的書,我們的生活就是一本書。其實每個老師都有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的義務,什麼時候進行才恰當?像我自己是只要生活有新發現或新領悟,隨時利用上課前或下課前35分鐘講述,接著3分鐘聽聽孩子們的想法。我有時也會讓他們看看朋友寄來的pps.檔,讓他們安靜看完後發表感想,像今天我就準備了這幾個檔案與大家分享〈沙子與石頭、感動得叫人心疼、厚道的人,運走得長、堅守自己的價值、失敗獎〉
    我覺得閱讀是很輕鬆、很愉快的事,但很多時候也要讓它成為有意義的事。因此我推動閱讀的目的,不僅是希望孩子喜歡閱讀,更希望他們從中培養好品德。底下我就呈現自己幸運榮獲100年「教育部閱讀推手」時所說的一段話給大家看: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為了不使孩子因為閱讀而產生思想或行為上的偏差,閱讀,不應僅止於老師鼓勵學生閱讀,老師自己更應以身作則,甚至引導學生閱讀與思考的方向,如此才能讓心智發展不成熟的孩子,因為閱讀而有真正的收穫。透過師生一起閱讀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作有方向的學習──這學習不僅使寫作能力增進,更使內在心靈得以淨化、提升。閱讀的方式,可以由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一本書、一部影片、一則報導、學習有感……),可以是老師帶領閱讀並提供學生迴響的機會與發表的舞臺──這種引領學生走對方向並開發自信的閱讀學習,很容意看見閱讀的成效。透過師生發表文章與迴響的方式,使閱讀看得見成效──正是「鳴響閱曲」的主旨。 

   「鳴響閱曲」是我獲獎的方案名稱,已寄給貴校葉主任,其中有我的作法與學生成果,歡迎大家指教。又或者大家可直接點入「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便可看出我如何讓孩子讀出好品德,千萬記得也要看看各篇「迴響」的部分。

    如果老師能做好閱讀引導的工作,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品格,還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我抓得住--班級經營」就有好幾篇是孩子推薦好書給同儕,在每篇文章底下「迴響」的部分,就是他們根據學習單所做的思考。
    這些年,我已不再限制孩子閱讀的類別,但會建議他們閱讀值得一閱的書,並且給他們一個發表的舞臺,讓他們也可以從閱讀中建立自信甚至發現自己的使命。例如:會寫文章的就透過自己的文字推薦好書或發表心得,文章寫得普通的,可以採「記錄書中精彩片段」的方式,也達到推銷好書的目的──前者在「我抓得住--班級經營」可見,後者在我的班網「畢生絕學9902」可見。由衷感謝敝校圖書館主任蔡淇華老師設計《閱讀週記》這本紀錄簿,感謝林惠燕老師大力推動,我的學生才有這個發表的舞臺。
    最後我以自己在「鳴響閱曲」中的結語為今日的演講畫下句點,感謝北屯國小對我的相知相惜,特別感謝葉主任晉源與趙慧菁組長的溫馨接送情。
 結語
    從民國七十七年大學畢業踏入教育界,我即努力推動閱讀,一顆希望全臺灣學生熱愛閱讀的心,曾幾次在國語日報與其他教育專刊表明。隨著教學年資的增長,我的心也越來越急切──不知道自己的影響力能否在離開教育界後繼續下去。也許不必擔心,因為一定還有其他人會像我這般努力。
    推動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每位推手的目的也不盡相同,而我是既希望學生透過閱讀讓自己更能夠表達──無論是說或寫,又希望學生透過閱讀,知道世上更多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學生有一顆漂亮的心──能看到世間所有的美;有一顆堅強的心──能樂觀看待人生一切的挫折;有一顆知足的心──能感念那些讚美他與批評他的人;有一顆奉獻的心──能相信自己改變的力量,願意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我不能說自己長年推動閱讀的結果改變了很多人,但我能確定改變了一些人,而這些人,他們又會以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世界。
    許多改變不是一蹴可幾,更不是可以用紙筆呈現──這種改變,只有與被改變者長期相處的人才能感受到,例如:原本喜歡抱怨的學生,透過閱讀而知道正向思考的重要;原本不拘小節的學生,透過閱讀而知道禮貌的影響力;原本自卑的學生,透過閱讀而知道自己未來也有希望成為父母的驕傲、臺灣的光榮,……,諸如此類無法輕易看到的改變,我還是將他們改變的結果呈現了,,就在以下網站中:
(以防舊平台無法呈現歷史資料,今將它們一一整理重現於新平台~2015年)
MQ我抓得住》http://bcrtw7.blogspot.tw/
《畢老師寫作裁縫室》http://bcrtw72.blogspot.tw/
《試在畢得》http://bcrtw7.blogspot.tw/
如何讀出好品格〈第二場〉/ 畢仙蓉
演講地點:苗栗縣大成高中
演講時間:2012/10/24星期三下午  130~430
    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開場白〈此處省略〉
   正文
    品德教育做得好,就是有這些老師以身作則──尊重每一個人的感受,關懷每一個人的需要。
    品德教育為什麼做不好,那多半是父母和老師太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因為在意考試成績,所以談閱讀,便說:「課本的書都讀不完了,還讀什麼課外書?」因為太在意考試成績,所以就說:「參加什麼活動!書都不用讀了嗎?」親愛的老師!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將有75﹪的國三生,可以免試入學高中職或五專,我們的教學是不是真得該回歸正常化了?閱讀有什麼不好?好極了!透過閱讀,除了增廣見聞、陶冶性靈,更可以增加孩子思辨的機會,當然我會讓閱讀不都是輕鬆的事,很多時候我會讓他在學生身上成為有意義的事,那就是設計學習單訓練他們的思辨能力,並給他們發表的舞臺,建立他們的自信也讓他們賦予自己使命。學校舉辦的每一場活動,其實都是培養孩子品德的最好機會:透過活動,可以讓孩子的心胸更開闊,讓孩子有與人合作的機會,從中學得智慧。還可以讓孩子學習從挫折中找到方向……這些有什麼不好?不好的原因都是我們太在意考試成績了。
    各縣市在推動閱讀與品德教育時,往往將它們分開進行,但我認為他們必須同時進行。閱讀,讀一本書才叫閱讀嗎?在我來說,讀一則小品、一首小詩,欣賞一首歌、一幅畫、一部影片,看一個人、一個風景……都是閱讀,尤其在思辨能力同時進行的時候,那不僅是有意思還是有意義的閱讀。例如:給孩子看一幅畫,作者畫的究竟是少婦還是巫婆,我們不得而知的情況下,看法各異,但誰的看法是對的?誰的又是錯的?都對!或者都錯!所以當別人誤解我們或是讓我們的心受傷害了,先別急著怪他,因為他不瞭解我們,更因為我們做出的某一點確實給了他那樣的想法──往這裡一想,對於他的埋怨就應該減少,自己也更容易冷靜思考如何做得更好。給學生看這幅畫之後,老師可以在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前先詢問孩子們的看法,鼓勵他們發表,除非答案脫離普世價值,否則不要否定他們的說法。
    請各位我朗讀幾篇文章再發表你們的心得,如何?
【朗讀篇目】:選自學習電子報
一、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二、埋怨是心靈的癌症。三、蚌的珍珠──包容逆境
〈朗讀進行中……〉
  心得發表】〈……掠過〉
    不要小看給孩子發表的機會。我覺得思辨能力的訓練,是我們課程中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部分。沒有這項能力,所有的學習都是危險的事,例如:孩子沒有這種習慣,遇到挫折,在一念之間就留下不可挽回的遺憾……。當然有思辨能力的習慣都不能保證孩子絕不會出事了,沒有這種習慣,隨時出事的可能性不是更高嗎?
    幾個ppt.與各位分享:一、〈叫人感動得心疼》二、〈堅守自己的價值〉三、〈失敗獎〉
    感謝我人生中的導師莊榮輝老師,他過去擔任過導師、生教組長、訓育組長,與他共事時,就常得到他的開悟;他退休後,仍經常會與我和老師們分享好文章、好影片,讓我們從中得到不少啟發。老師們也可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思考、發表,但別忘了事後給予鼓勵、肯定或是引導。
    很慶幸有一群美麗的男孩與女孩擔任我「美麗,閱讀!」的代言人。他們不僅喜歡閱讀,還是有禮貌的孩子。我想藉由他們證明:閱讀,可以使人很美麗!請看
因為閱讀而顯得美麗的人──我仍繼續尋找,並陸陸續續於「我抓得住--班級經營」介紹。
    在研習結束前,有一項重要的分組活動,需借助老師們的經驗與智慧,倘若您願意公開分享,請在發言單上填上任教學校與姓名。
【分組討論開始】……
【發言單彙整】……
問題一:如果一個教師沒有閱讀習慣卻要求學生閱讀,會有什麼結果?
【回答】同光國小 王志強老師 / 象鼻國小 鄭瓊鈺老師/
客庄國小 王佳文老師 / 藍田國小 洪朝彬老師 / 富田國小 劉麗君老師 /
通宵國中 張瓊月老師
1. 沒有說服力,無法養成閱讀氛圍。2.沒有身教,無法潛移默化、以身作則。3.沒有閱讀習慣的老師,無法提供學生更多優質的素材、資源。4.沒有從閱讀中感動的老師,是不能感動學生去閱讀的。5.容易被學生質疑:說一套,做一套!結論:必然不會成功!閱讀,從自己做起!」
【回答】大同國小 范源達老師 /泰安國中小 彭文欣老師 /建國國小 葉怡美老師
1. 老師若本身不愛閱讀,自然不會積極推動班級閱讀的風氣,只是被動地配合政策,應付了事。2.老師應該不會了解閱讀的快樂和趣味,本身個性也會非常貧乏,觀察能力和體會能力應該也不會多有影響力。相對的,教學上,孩子能學的、接受的,也會很少。」
問題二: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家長相信:推動閱讀也能增進孩子的品德?
【回答】南湖國中 劉璟儀老師
「除蒐集資料外,尚需先文字化自己的資料〈字數不必多,反芻思考〉,再進行簡單發表〈產出〉。」
問題三:你認為什麼樣的閱讀會對孩子的品德造成負面影響?請舉例說明。
【回答】銅鑼國小 謝文琪老師
1. 暴力內容的書籍,若沒有大人『正確』的引導,會讓孩子誤認為這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另外,有些孩子藉由色情書本去了解一些『青春期』所想了解的事,甚至過於沉溺於這方面的需求。2.作者的意識波很重要,若自己的一些觀點是有盲點的,那孩子也會因此吸收了這些盲點,這對孩子的品德會有不良影響。」
問題四:你會利用什麼方式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
【回答】烏眉國中 鄭雅竹老師 / 鶴岡國中 楊麗芬老師 / 大同國中 曾珮芬老師
       苑裡國中 劉嘉玲老師 / 大埔國小 林麗雲老師
「以社會/國際時事議題作素材,提早公布即將討論之議題,請學生先行回家或至圖書館蒐集資料,當日將所彙整之資料提出與大家討論,敎師不預設立場,引導學生踴躍討論。」
問題五: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孩子願意閱讀之外也願意寫作
【回答】獅潭國中 王志慧老師 / 文華國小 劉毓賢老師 / 建功國小 蔡易容老師
頂浦國小 鍾涵玉老師 / 建中國小 林喬苑老師 / 大坪國小 張瓊方老師 / 苗栗國中 劉勝鈺老師 / 三義國中 康琤蕙老師 / 大湖國中 廖瑜芳老師
1.由漫畫引起動機、小朋友討論分享、老師引導,進而引起學習興趣,再進入寫作。2.由一篇故事改寫不同的文體:小說、新詩、漫畫都可抒發感想,老師要在旁營造情境。3.利用FB貼故事,別人會來分享、po文──由老師帶頭來做。4.讀劇本,然後讀古典文學,再認識文學,讓學生輪流讀、說、講,再來作戲劇演出,學著背劇本,最後改寫劇本。」
 結語
     當我將時間花在孩子們的身上時,心裡總不忘感謝家人的不抱怨,感謝他們的擔待。即使我在教育這項志業上僅有一點點的成就,都不忘那是身邊許多人為我一路行來的結果。世上偉大的老師很多,被發掘的卻很少;我比較幸運──可以藉著至各校演講發現他們── 一群用心教學更用心敎人的老師,而就如苗栗大成高中校長鄒紹騰先生說的「敎人比教書還重要!」親愛的老師!謝謝你們與我一起扛著這重要的擔子。一起努力,擔子,不重!
最後讓我們在這幾張投影片中作結束 〈此處省略不張貼〉

如何讀出好品格〈第三場〉/ 畢仙蓉
演講地點:新竹市培英國中
演講時間:2012/10/30星期二下午  130~330
    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開場白 〈此處省略〉
  正文
    聽說今日來到會場的是貴校國文科老師,以及從旁得知訊息趕來參加的外校老師。既然我們都是國文老師,算自己人,那麼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我想請問各位:什麼是「國文」?「國語的文學。」好!這麼認為的老師請舉手?哇!有三分之二的老師舉手,至於沒有舉手的,有誰可以分享你不一樣的看法?〈半晌,大家仍在思考中……〉其實,我就是認為「國文」是指國語的文學,它和國學知識是不同的兩門科目。既然我們是敎國文的老師,為什麼把時間花在敎國學知識還把那國學知識拿來考學生?考得學生就擔心失去一題分數〈有時候還不只一題〉而死背、猛背,難怪他們會覺得我們的國文很無趣。不管是覺得我們的教法很無趣,還是覺得國文很無趣,都和我們國文老師有關。各位!我不喜歡學生對著我說這些話,因為那會令我難過。怎麼說?為什麼讓孩子們看不到文學的美?為什麼讓孩子感受不到文學的趣味?難道這是我們國文老師的教學目的?想想看:在孩子最容易接觸文學的年紀──我是指他們從國小至高中都要學國文──在這十二年的黃金歲月,都不能覺得文學的美和趣味,等過了這十二年,所選科系、所就職的工作──無論是否和國文有關,更難有興致品味文學,因為好習慣沒有養成。
    或許有人會說:「沒有文學,照樣可以生活。」甚至有人會說:「科學比文學重要。」我都不會否認這些說法。但是在文學的世界裡,我們讀到的不僅是作品的文采,還有作者的情思,甚至更有作品要傳達的精神〈或說意義〉。特別是後者,它是絕對影響我們在任何一方面學習的態度與智慧。所以我說推動品德教育,國文老師深負使命!如果我們將一堂課那短短的時間拿了一部分叫孩子背這個、記那個,然後再來測驗這個記了多少、那個又記了多少,試問:還剩多少時間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和思「辯」能力?分析事理的能力,不是在我們國文課最有機會訓練的嗎?口語表達能力,不是與我們國文課最相關的嗎?但我們都在做什麼?是誰把我們的國文課變得一點能力都沒有?是誰把我們的國文課變得一點意思都沒有?考試方向!所以我說十二年國教啟動的時候,國文教學方向一定要徹底轉彎。     給大家介紹這個ppt.我來朗讀其中故事……〈略〉
    您可以在國文課這麼做,由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甚至可以讓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學生若是不敢說,就用寫的,但是在刊登前,一定要經過學生本人與家長同意。記得要給予獎勵與肯定。讀一則故事,寫一小段心得,談一點經驗──這些若加上一點背景音樂,輕輕的音樂──這是我很喜歡營造的教學情境,我喜歡這樣的國文課,從孩子的反應上,我知道他們也覺得這樣總比老師一人講述那些什麼什麼居士各指誰好,總比老師叫他們背誦宋詞與元曲的作法好。
    以下再給大家看個投影片,它是我國文教學的方向,目前做了,但不徹底;不徹底的原因是:考試方向限制了我和我同事──讓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發揮,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在繼續努力!
【給他一個舞臺】   請見以下投影片

以下介紹我的教學部落格
 1.  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2.畢生絕學9902   
 3.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這些都有我學生和我努力的紀錄,當然還有大小朋友來稿支持。
【作法說明】以下內容省略……
【分組討論】開始……
【發言單彙整】……
 問題一:你認為是不是每一節課都可以進行品德教育?如果是,可利用多少時間進行?又是什麼時候進行?如果不是,何時進行才恰當?
【回答】
培英國中 李羿岑老師〈發言者〉/ 培英國中 黃宜芬老師 / 竹光國中  陳千慧老師
1.   每一節課都可以進行品德教育。2.課堂進行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含有品德教育的內涵,例如:合作、思考、反省……等。3.有智無愛,其智冷酷;有愛無智,其愛盲目。」
問題二:你覺得有哪一本書或哪一部電影可以教育孩子?請舉其中可教育的部分說明你如何教育孩子
【回答】
 培英國中 儒瑩師:「《逆光飛翔》。雖有不公或缺陷的事,但只要正視自己的能力,發覺自己的亮點,並 將自己的力量傳遞出去,即使在逆光之中,也能飛翔。」
培英國中 毓鳳師:「《心靈捕手》。如何正視自己的能力,並且在同儕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此外,如何祝福夥伴找尋自己的價值,勇敢揮別過去的創傷,才能大放異彩。」
培英國中 雅華師:「《和你在一起》。隨著劇情的鋪述,從中領會為人父親為子女付出的無私,與朱自清的〈背影〉正好呼應,讓為人子女的每位學生以愛反哺。」
問題三:如果你不希望學生習慣閱讀同一類的書籍,該如何建議或鼓勵他選擇其他類?請舉例說明。
【回答】
磐石中學 蔡淑卿老師:「每月一篇閱讀心得,規定閱讀類型不可重複。」
培英國中 林佳儒老師:「利用書香會由同學介紹多元題材的書籍,藉學習單的設計,請同學找出發表者所介紹書本的有趣之處,再以引導。」
光武國中 蕭雅玲老師:「建立學校班級圖書交換制度,由教師挑選多元題材圖書,定期交換閱讀,可刺激學生對於不同主題的興趣。」
磐石中學 楊美紅老師:「不同的類型會有不同的樂趣,可和同學之間進行交
換書籍的活動。」
問題四:你會用什麼方式讓家長相信你推動閱讀也能增進孩子的品德?
【回答】
培英國中 馮瑞琦老師/陳姿宇老師/田明玉老師/陳貞瑾老師
1.  透過『班級學習角』:讓孩子透過自身的班書進行分享,並於閱讀課進行心得交流與分享。2.於『聯絡簿』分享每週一文:透過閱讀,讓孩子培養『帶得走』的能力,互助、互諒、互信,讓班級更加和諧。3.利用班級圖書館的方式,可以協助挑選孩子此成長階段所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之書籍,進而藉著閱讀課時,討論書中人物的思想、做法、行為等,帶領孩子自我檢視自我行為,並加以引導改正其品格。」
問題五:你會利用什麼方式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
【回答】
培英國中 蘇惠敏老師 / 陳麗珠老師 / 顏湘文老師 / 林秀玲老師
1.  課文進行:〈1〉老師針對課文段落擬問題,提問由學生回答。〈2〉同學分組討論文章,自擬問題。2.生活情境:進行機會教育,讓學生思考驗同樣情境下如何處理──可藉口語表達方式,或於週記抒發。3.讀報教育:分組討論,對事件提出個人見解。」
問題六: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孩子願意閱讀之外也願意寫作。
【回答】
曙光女中 林沛君老師 / 許采甄老師
1.不吝惜獎勵:簡短發言即予課堂加分,短文分享可予實質獎品,長期閱讀的心得累積則予校規嘉獎──讓能力不同的學生皆可獲得獎賞。2.結合教材選文與生活經驗:讓文章不是只停留在課本上,鼓勵孩子運用自己容易取得或擅長的方式,蒐集資料、分享看法,先從『口頭』發表,孩子經同儕、教師肯定後,就有動力訴諸文字。3.營造一個放鬆身心的環境:如安排點歌告白活動,進行個別寫作時可聆聽怡人歌曲,或播放與主題相關的歌曲〈音樂〉。」
問題七:你認為鼓勵孩子寫閱讀心得有哪些好處?
【回答】:蕭文婷老師〈發言者〉/王銀淑老師、林姵君老師
服務學校:新竹市立培英國中
一、 深入閱讀書籍,非走馬看花。
孩子在閱讀書籍時,普遍沉浸在故事情節、角色情緒之中,而忽略了作者藉由故事所傳遞的想法。若能以閱讀心得寫作來引導孩子,則可以觸發更深一層思考,並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成長。
二、 訓練寫作及語句的組織能力。
藉由閱讀心得寫作,能讓孩子練習將自己的想法條理不紊地訴諸文字。教師亦可以設計閱讀心得學習單,搭配佳句仿寫,趁此機會協助他們拓展自己的寫作用語,並達到短文寫作的效果。
三、 搭配心智圖,分析文章脈絡。
從閱讀短篇文章開始訓練,利用閱讀學習單,協助孩子畫出文章內容的心智圖,而孩子也會從心智圖的繪製過程中,漸漸找到分析文章脈絡的技巧。日後孩子閱讀長篇故事時,就能迅速掌握重點,抽絲剝繭地掌握作者藉由書籍所想要傳達的核心價值。
四、 培養思辯能力及價值觀分判。
閱讀心得寫作引導,能夠帶孩子觀看不同立場的價值觀,例如:是否贊同作者看法?是否認同閱讀文章中,角色的處事態度?或是讓小組分享心得,輪流提出看法,意見相同者可互相補充,意見不同者可彼此交流。藉由此類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進行團隊學習,培養思辯、分判的能力。
結語
    果然,我在這裡受益匪淺,可見國文老師的用心與智慧。我希望更多國文老師看到你們的作法,今日演講結果也將放上我的教學網誌,感謝大家不吝賜教!
       國文教學如果是以閱讀教學為主,並給予學生發表的舞臺,我相信這會是一門比較有意思的學科。在閱讀教學中,國文老師不僅可以敎給學生寫作的能力,更可以藉由文章培養孩子的情操──品德教育不就在這之間同時進行了嗎?推動品德教育雖然是每個家長和老師的責任,但是在班級裡塑造幾個典範人物,這些孩子對同儕的影響力大過老師所做的,屆時老師就可看到整個班級氛圍多可愛了。協助孩子成為典範,給孩子一個舞臺,借助孩子的影響力──這些在國文教學裡都不難做到。國文老師深負使命,期許十二年國教來臨前,我們已做好轉彎的準備。

【感謝您閱讀完畢】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