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孩子正在看我們—談親師溝通需作的心理建設 / 畢仙蓉


       我的親戚只要有小孩準備入學,都希望孩子能幸運地遇到好老師。我想這應該也是普天下家長的希望。若要問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答案不外乎是:能照顧孩子的需要,能給孩子豐富的知識與正確的道德觀。不過他們最想說的是:好溝通。
       有趣的是,我的這些親戚裡頭,幾個當了老師之後,他們的希望又多了一點,就是希望全班的家長都是好家長。問他們什麼是好家長?答案也是:好溝通。
       雖然自己不再有年輕時候的活動力,但教育熱忱似乎不減反增,因為每天都有新的挑戰──不知學生今天又有誰發生什麼狀況,我所謂的「狀況」不一定是指很嚴重的事,只要是讓我有機會反思的都是新的挑戰。因為每天都是挑戰,就覺得自己還在學習,又彷彿自己還年輕了。
     這些挑戰,不是今天才開始,而是自我成為老師的第一天即開始。一旦自己的孩子就學,它們就讓我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家長,當然還有些是讓我思考如何成為無懈可擊〈不會讓任何一位家長批評我〉的老師。
       我常常想:有些家長真的很有智慧,他們對孩子的老師表達需要時,不但不會傷害老師,還能讓老師有備受尊重或備受支持的喜樂──我也偷偷學習做這樣的家長;有些老師也很厲害,當他們遇到不可理喻的家長時,竟然無動於中〈一肚子怨氣不知哪裡去〉,最後還能安撫家長並讓家長心服口服。這些家長和老師,即使開始有些誤解或不愉快,最後也都能歡喜收場──我想這應該是許多家長與老師該學習的。
    的確,如果您是家長,與老師溝通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嗎?怎樣才叫好?絕不是讓老師低頭才叫好,也絕不是自己打贏一場口舌之爭才叫好。這些非但不好,還都會成為孩子的壞榜樣──讓孩子學會強悍,卻學不到慈悲與智慧。
        如果您是老師,與家長溝通,不是叫家長完全與您配合才叫好,必須知道天下父母心,即使您認為對方不明理,也要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設想他的成長背景與工作環境,設想他愛孩子的那顆心(姑且不論純正與否)您要幫他,要給他力量與溫暖,不要一味心裡怪他是不明理的家長,更不要說:「什麼家長教出什麼樣的孩子」,要體諒:有些家長其實已經很努力地做父母,孩子就是表現令人無奈。老師對家長要有慈悲心,但不要因此認為自己比對方明理。不妨試想:若不是對方給我們出了這道考題,我們也學不到怎麼做才會更好,更何況有些時候只是老師站在自己的立場而忽略家長的立場。
        無論您是家長或老師,都別讓孩子看笑話;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他在成長,在吸收父母與老師的處世智慧,大家豈可不慎?要常常提醒自己:孩子在看我!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