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生命的重量 / 魏瑞志

作者與回覆者均為前資優方案班學生
今已是各校高一生

歷史資料《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舊平臺已無法呈現紀錄
今移至此平台
HTTP://BCRTW73.BLOGSPOT.TW/
並更名《我抓得住》
  生命的重量 / 魏瑞志
  
     曾聽過有人說:「人死後,本身的質量會減少二十一克;也就是說靈魂的重量有二十一克重。」生命有重量嗎?是的,雖然它算是能量。(在物理學來講,能量沒辦法測出質量,只有物質才能)一個人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我想這寬度就是所謂「重量」。「生命的重量」不是有多少財產或能量,是做了多少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重量」的事。  
    
劉大潭先生去年到我們學校演講,我對他的人生故事頗有感觸。劉大潭先生,是全球第一位身障發明家。為什麼身障?在他三歲以前也是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但三歲時,一個莫名的夢魘找上了他--一發過期的預防針。這一針打下去,就真的一發不可收拾了!他的雙腿嚴重萎縮,縮得跟一隻小雞腿一樣想動都動不了。但他卻不因此放棄自己:九歲那年,他堅持的向爸爸說:「我要像一般人一樣去上學!」爸爸也不假思索的答應了他的請求。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國小與國中都以全校第一名畢了業,高中時,便考上了工科的第一志願──臺中高工儀表科。後來因為老師的提議,他轉戰機械製圖科。出了社會
以後,他致力於「發明」這部分,很多日常生活會看到的工具都是他一手發明的,就像高樓緩降機、多面向電風扇,他的生命也因為發明而增添了許多重量。  
     
前幾年,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總是被指派做最粗重的工作,甚麼排山倒海的事情我都做過,但當時已經有了「利用」與「被利用」的觀念,而我嚴重認為自己被利用。但再想想:幫人不錯啊!鍛鍊身體又為自己添福德!於是就這麼被封上了「好人」的稱號。「耶!我是好人耶!」這種天真的想法在腦裡停留了好一段時間。現在想想:我做了那麼多事,像劉大潭先生一樣為其他人做事,當然我沒有他那麼偉大;我做了那麼多事,生命重量──變重,也就是更具價值了! 
   
「生命的重量」其實不僅僅是那坊間流傳的二十一克重,如果我們做的事越多,生命會愈有「重量」、愈有「價值」。劉大潭先生他做了許多舉世無雙、救人無數的發明,主要原因是因為他自己知道有些時候真的很不方便,他親身體會,這也就是為甚麼他生命有很大的質量且他生命的密度很大的關係。
   
生命的重量,不只二十一克

【學習單】
請就自己讀過的故事與親身經驗結合並抒發感觸。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作者 bebe ( 一般 ) :: 迴響 (19) :: 靜態連結網址 :: 引用 (0)
 [回覆]
飲水思源
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意指當人嚐到所想要的果子時,要記得感謝那棵長著果子的樹。
被公認為「流通業教父」的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他剛開始在台灣開設統一超商時並不是很順利,最初五年就已虧損近新台幣一億元。正當董事會中的所有人都在質疑他時,只有當時的董事長高清愿願意給他時間、願意相信他。至今,他仍感恩在心,並說:「美好善緣能讓我們受對方影響,朝善而美的方向,進而改變自己一生」。
在我國小四年級時,我的老師成就了我對九九乘法計算的速度。雖然當時不太喜歡,但仍感恩在心。
慈烏長大後都會抓食物回饋給對自己有恩的父母,難道人就不能懂得飲水思源嗎?
Comment by 張濬洋 (10/06/2013 18:58)
 [回覆]
逐夢,築夢,完夢
《魔戒三部曲》的譯者朱學恆對於他所做的事情充滿了熱情,讓每一件事都非常充實。他一向熱衷於電玩和奇幻小說,在大學時已經將十套以上的電玩翻譯成中文並將心得寫成功略。雖然飽受負面批評,他仍不受無影響,結果還賺進了人生第一桶金。在2002年朱學恆將版稅捐出成立奇幻文化基金會,鼓勵奇幻創作,也向他的夢想邁進。
我立志成為一位為眾人奉獻的醫生,做一位醫生,除了心理上要建立一個「助人為樂」和「犧牲奉獻」的精神外,腦中的知識也要很豐富。為了成為醫生,我努力的閱讀和醫學相關的刊物及文章,在理科方面也努力的了解並熟記。雖然醫生很辛苦,醫學院的門檻也很高,心理難免會有影響,但做事要具恆心和毅力,努力求知、腳踏實地且按部就班學習,我的醫學夢終能實現。
「夢想」並不是「空想」,要向夢想前進,就要有計畫,鍥而不捨的走下去。朝向夢想的路是靠著自己的雙手鋪成,就算前方有障礙物,也要靠著自己想辦法繞過。當夢想實現了,回過頭來看著自己努力向前的足跡,那雖然辛苦卻很充實的過程,便會發現自己雖然平凡卻也有不平凡的生命。
Comment by 李鴻彣 (10/06/2013 19:00)
 [回覆]
人因夢想而偉大,但在完成夢想之際,我們必須要付出。「逐夢」使我們有目標前進;「築夢」讓我們能發揮自我能力,達到目標;「完夢」可以使自己成長,且瞭解一路來的艱辛是為了什麼。
台灣節目主持人謝怡芬(Janet) 從小有個夢想環遊世界。誰不想要環遊世界?但對一般人來說它只能是個美夢,因為完成它所需要的一切太不容易了,你得有錢有閒。但對Janet來說,它並不是美夢。從小她的家人不太要求她,只希望能對自己負責。她熱愛小提琴,每天自我要求要練琴10小時,過了一段時間,她追到了機會,加入德州交響樂團,不但在白宮演奏,且跟著團巡迴歐洲。環遊世界從此刻成為她的夢想。
在築夢與逐夢的過程中,她勤學語言,到處打工,開始踏上夢想的路途,沿路上她學習得很多,且體會到:自己對社會有個責任在,便把純旅遊提升為對人群的服務。完成基本學力後,她便進入醫學院深造,想成為一個無國界的醫生為人群服務。
現在我的夢想希望能考上一間好學校,而我也是每天認真讀書,希望現在的付出能有回報,並且給予自己逐夢的準則:計畫──執行──修正──檢核省思,希望藉由此準則,達到目標。我認為人生掌握於自己的手中;人生是夢想環環相扣的,你只要有目標、有動力便能豐富你的生活。
Janet
從環遊世界的夢想演變處當個無國界的醫生,或許在她繼續築夢的過程,還會再為自己創立個夢想。而我目前是以考上好學校為夢想,當我考上好學校之後,還會有許多事情等著我發現,並且在設立一個夢想使自己過的更多采多姿。
別再讓自己漫無目的的生活,找尋一個夢想勇於逐夢,填滿你生活的色彩吧!
Comment by 蘇郁涵 (10/06/2013 19:39)
 [回覆]
談到人生美夢,相信有太多人做過環遊世界的美夢。
知名節目主持人謝怡芬,她的父母從來都不限制她發展自己有興趣的事,只要求她對自己負責。例如她喜歡小提琴,她就規定自己每天練習長達10小時。九歲那年,她加入著名的德州交響樂團,隨團巡迴歐洲,因為這趟表演之旅,環遊世界成為她的夢想。
但圓夢得先有準備,學習跟專注是必要的過程。謝怡芬開始打工、學西班牙文和法文。旅費賺足了,她毫不猶豫的踏上旅程,這趟南美之旅充滿各式挑戰,讓謝怡芬對自己有更深層的體驗,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其實有一份責任」,她的人生之夢因此從「純旅遊」,昇華為「對人群的服務」。種種「新功課」她都來者不拒,愈學愈有勁,愈學愈專注。
謝怡芬的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她為了旅遊,暫停學業,專注去學自己不懂的事物,結果不僅豐富了人生,也為無數人帶來驚喜與感動。
我的夢想一直在改變,小時候想當鋼琴家,學了五年,放棄了,覺得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小學時,夢想能當一位主播,每天都在練朗讀、演講,練了兩年,放棄了。夢想著未來要當個小提琴家,現在呢?也放棄了,成天找不同的理由搪塞,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導致現在我對「夢想」也沒什麼感覺了,只剩讀書、讀書和讀書。
我缺少的,就是謝怡芬的努力。她可以為興趣付出極大的努力,我卻只是為自己找了無數的理由,逃避自己。夢想還很遙遠,就正是因為它是夢,所以過程一定坎坷艱辛,這過程中一定要付出。謝怡芬知行合一,自己需要什麼,就去學什麼,「放棄」或許在她的字典裡沒有這個詞,但她有「堅持」,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因為任何理由而放棄。
或許我應該這麼說:「我的夢想是:努力讀書考上理想學校、理想科系,然後找回我失去的那些夢想!」對!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但也都應該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Comment by 古婕妤 (10/06/2013 19:53)
 [回覆]
我和謝怡芬一樣,先有一段經歷才有夢想。在一架架書櫃中,一本本小說裡,一段段冒險、驚悚、美麗、哀傷的旅程中,我找到了我的夢想。我想寫故事。當這個念頭浮現在腦海時,我的築夢之旅也因此展開。隨手翻出一本筆記本,按下自動鉛筆,我踏出了第一步。建築的過程中,我也努力吸取他人厲害的地方、經典之處。於是從最初的木頭,到後來的鋼筋水泥,夢想的建築日漸堅固。一如我完夢的決心。
從逐夢到築夢至最後的完夢,需要的不僅僅是行動和毅力,更需要學習力和專注力。透過專注來學習,因學習而有行動的能力,最後靠著毅力完成你一生中最驕傲的建築!專注、學習、行動和毅力,四者缺一不可,帶上它們,踏上你的圓夢之旅吧!
Comment by 陳亮瑜 (10/07/2013 07:52)
 [回覆]
朱學恆是知名電台的DJ,他幽默的口吻、不做作的個性,廣受現代年輕人的歡迎。在這受人喜愛的身分背後,他也曾和一般人一樣,是個喜愛電玩的宅男。雖然就讀電機系,最後卻走向與本來道路完全相反的演藝圈,對他來說,這不是失誤,而是轉機。決定不再面對冰冷的機器轉而接觸人群,是他的選擇。電機系讓他知道人際更勝於盯著電腦。除此之外,他也是知名書籍《魔戒》的譯者,儘管被批評得一點不剩,他也堅持自己的道路,繼續下去。
  我的在校成績還算不錯,被家人寄予厚望,希望未來能選個鐵飯碗的職業,過個美滿的人生;但是,我喜愛動漫,更熱愛於繪出他們。對我來說,世上沒有任何事比這更重要了。儘管未來我的文憑不會跟這方面有關,也許我會去唸醫學系、護理系,抑或是應用外文系。我仍希望自己可以堅持自己的道路,不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就像朱學恆一樣,做自己最快樂的事。
  朱學恆是個願意堅持下去的人,即使作品被批評得一文不值,仍然堅持自己所愛。致力於翻譯創作,更被《紐約時報》譽為拉近東西文化的偉人。
  認真唸書是必然的,沒有文憑,別說完成夢想,連入場卷都還沒拿到,要拿什麼跟人家拼?年輕總是滿懷夢想的,但是也別忘了,如果輸在了起跑點,即使有再多的熱情,也無用武之地了。
Comment by 馬毓萱 (10/07/2013 11:32)
 [回覆]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有種種美夢,但總是有許多絆腳石讓我們裹足不前。這時就該勇於突破困境,完成夢想!
謝怡芬是一位美籍台灣人,她在二十五歲時已遊遍四十餘國。但在她圓夢之前,得先有許多準備:專注、學習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是必要的過程。為了籌措去南美的旅費,不辭勞苦為人洗車。因為旅費將盡,而在路邊擔任街頭藝人拉小提琴──從這一點一滴的經驗中,她豐富了自己的人生,也達成了美夢!
我也有各種夢想。我時常為了思索自己未來想擔任的職業、想過的生活而絞盡腦汁。小時候,曾經想要成為一名醫生而不斷地閱讀有關醫學的書籍,但每當翻到外科手術的圖片,不禁嚇得膽破魂奪。最終,也只好向「醫生」這個職業暫舉白旗了!
依我現在的想法來看,最想從事的職業大概就是"生物學家"
!雖然尚未圓夢,也應該要學習謝怡芬的精神,勇於逐夢、逐夢,最終才可能圓夢。
Comment by 陳玉軒 (10/07/2013 14:31)
 [回覆]
誰不想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戰。但我認為,一次的超越是一時的,不斷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挑戰。
我想向自己挑戰,在每方面、每一次,超越上一次的我。在人際關係上,我總是覺得「做自己」這個目標,離我好遠好遠。有時我會勉強自己,去接受他人無理的要求。在奔向那個目標時,「他會不會因此不喜歡我」這個想法,總是求我別再向前。好吧!我就當它是個遙遠的目標,但在每一次的小超越,也總會到達目標。
在一次教會的聚首裡,我認識了力克胡哲。力克胡哲,他不斷在自己的演講中感動許多人,特別是認為自己不完美的人。他總是坐在講桌上演講,別以為他不禮貌,他只是為了要讓大家看到他。他沒有雙手、雙腳。他身上的痛苦比一般人多很多,他甚至得了憂鬱症。他也坦承,自己有過自殺的念頭。但在一次聽完殘疾人努力生活的故事,他也終於了解:自己也可以充滿無限可能。他不再把自己的眼光放在自身的殘疾上,反而轉向「我的人生,可以給其他人什麼樣的鼓勵。」他常告訴聽眾,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必須認清自己是誰,不要自我欺騙。他也說:「艱困的時光與種種沮喪並不好玩,你也不必假裝很享受。但要相信前面有各種機會,得以過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
給任何人前進的動力,是要相信前面各種機會。在上帝給的種種機會裡,你要向自己挑戰,而不是奢望有更好的機會。不用等到天時地利人合,只要單單相信自己,向自己宣戰,挑戰。相信我們都能超越自己,不斷的超越……
Comment by 郭令庭 (10/07/2013 14:54)
 [回覆]
世間有許許多多的阻礙,有人會面臨身體上的殘缺,有人需面對現實生活的問題。這讓我想起了一位不向命運低頭的演講者力克胡哲。
他一出時就沒了四肢,只有頭部和軀幹和一隻小腳。雖然他在成長過程中也有過輕生的念頭,但自從看了一篇殘疾人努力生活的故事,他知道:生命也可以充滿無限的可能。於是開始面對事實,相信就算自己的外表不完美,至少心完美。他認為重要的是:必須認清自己是誰,不再欺騙自己。假如碰上無法解決的問題,不如去幫助其他人。
這使我想起以前,我非常的害羞,平常只要有人投射我關注的眼神時,我都會臉紅、不知所措,很想找一個洞躲起來。無法面對人群,但是我內心其實非常的想要在大眾面前表現自我,但每每站上了舞台,卻又會無法控制。自從我看到了他的事蹟,便覺得他是一位沒有四肢的殘疾人士,卻可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他的阻礙,而我為甚麼不行?所以我慢慢的改變,從和一個人講話,慢慢的變成和三十幾個人說話,現在的我,可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大眾。
不要欺騙自己,要坦誠面對自我,我們要以樂觀的態度去挑戰人生所面對的種種困難!
Comment by 林心得 (10/07/2013 15:12)
 [回覆]
人生有許多挑戰,有些人會遇到很大的挑戰,有些人昱上的只是小事情。挑戰也有先天與後天。我覺得可不可以超越,不在於挑戰的大小,只在於要不要努力而已。
《人生不設限》這本書的作者,力克胡哲。他是位一生出來就沒手沒腳的新生命,剩下的只有一隻小腳。雖他小時候有有過自殺的想法,但因上帝的慈愛,決定要去世界各地演講,鼓勵大家說連像他的這種人也是可以樂觀的活下去!
其實之前,媽媽就有跟我講過他的故事,我家也有那本書,也看過一些他演講的影片。他甚至學會了游泳,在演講中他還會表演給大家看,說他如何從躺著的倒立起來,還會播他在家時的影片,像他在家怎麼坐上沙發看電視、梳頭髮,他的演講總是感動許多人
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沒有遇到像他一樣大的困難,這讓我發現我的努力根本比不上他,況且我四肢健全,希望可以像他一樣不畏挑戰,努力向前。
Comment by 賴恩得 (10/07/2013 15:18)
 [回覆]
是呀,如果一個四肢不完全的人,都沒有放棄自己了,我們一般人怎麼有權力這麼做呢?反而是他,作為一般人的一盞小燈,卻照亮了大家,鼓勵我們不要放棄自己。如果我們再抱怨,豈不是對不起我們的父母?大家應該要效法他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
常常聽說有重度殘障的人,還是勇敢面對自己,還鼓勵其他人!再看看其他不但放棄自己,還害到別人。總而言之,我期許自己能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除了照亮自己,還溫暖了別人。
Comment by 施友蓮 (10/07/2013 15:27)
 [回覆]
雖然說:「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然而在肯定自己的同時,也要懂得去讚美他人。
著名的卡內基負責人黑幼龍先生,他的二兒子小時候秉性頑劣,然而他並沒有責備,而是鼓勵兒子並予以肯定。這使他兒子開始認真看待自己,現在也小有成就。讚美的力量往往能鼓舞他人,畢竟任何人都希望獲得他人掌聲。但是如果連自己都不看重,那麼就會慢慢被漠視,走到哪都受到他人歧視的眼光。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肯定自己的價值,要找到自身的立足點卻不能太過驕矜,自信而不自滿才會受到尊重。接著就是要讚美他人,懂得讚美是不會缺乏朋友的。肯定與讚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Comment by 鄭鼎翰 (10/07/2013 21:45)
 [回覆]
向自己挑戰
人生中充滿了許多挑戰。當我們試圖完成一個夢想,邁向為自己設立的目標時,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其實人們最大的缺點是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遇到挫折時也會把自己先天上的弱點拿來當藉口。先天上的事情是上天注定的,我們無法改變,與其抱怨上天不公平,不如努力的練習來彌補。就如愛因斯坦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就算自己知道先天上不如同儕,也不能畫地自限,反而更應該向自己挑戰。
林書豪本來是一位默默無名的球員,他靠自己的努力成為家喻戶曉的籃球員。身為亞洲人,天生的基因就限制了他的身材。儘管如此,他還是盡力的練習,希望能成為NBA的選手。他克服了心裡的掙扎,努力地邁向自己的夢。他曾說:「我知道機會不多,但我能正面思考,做好我能控制的事。」拼命訓練自己,從不懈怠或放棄的精神,不只讓他完夢,也讓他成為許多球迷的偶像。
他堅持的精神使我回想到一段童年往事:我喜歡學習、喜歡挑戰,也有毅力。小五的時候看見同學天天往山上跑,從放學到晚上六七點都在山上滑雪。於是向媽媽要求:我也要學!一開始因興奮而忘了自己有懼高症,等到裝備齊全,站在山坡上才發現自己的問題。經過多次的試驗終於滑到山腳下。
學習過程雖然提心吊膽,最後仍克服心理的問題,而學會滑雪的技巧。我發現遇到困難時,最大的問題真是自己。緊張時刻或面對挫折,一定要勇於挑戰自己,超越原本被自己設定的極限!
Comment by 黃子純 (10/12/2013 13:13)
 [回覆]
我站在教室邊的小陽台,看著底下正在玩鬧嬉戲的同學,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兩隻手、兩隻腳、健全的身體和正常運作的五官。忽然想起一位沒有四肢的殘障人士¬¬¬¬¬¬¬¬──力克.胡哲
力克.胡哲從一出生就沒有雙手雙腳,好像是老天爺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想要讓他過和其他人一樣的生活。因為有缺陷的力克常常遭到同學欺負,幾次有想輕生的念頭,直到閱讀一個殘障人士與生命戰鬥的文章,下定決心自己也要奮發圖強,成為有價值的人。
之前,我很多事情都需要別人幫忙,自己分明有能力,卻又懶得親自動手。聽完力克.胡哲的演講,深受到極大的鼓舞。為甚麼我自己有好好的一雙手,卻不自己完成事情?我又不是像力克一樣沒有四肢?而且他可以自己拿起筆來寫字,那為甚麼我就不能自己抄聯絡簿,還要別人幫忙呢?
也許是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當爸媽的寶當習慣了,但是我們也不可以甚麼事都交給他們做。我們擁有雙手,便應該利用這雙手為更多人帶來幸福。如果就這麼懶下去,自己沒辦法獨立,比起沒有雙手的人,卻很辛苦為自己,為所愛的人,為大家奮鬥,真得應該汗顏。
我們的雙手不只是十根手指頭組成,為我們打電動的工具;如果能多做點好事,少讓別人的手為自己操心,就能發現雙手也是由幾十萬個細胞組成,為身邊的人製造幸福的天使。
Comment by 吳采臻 (10/12/2013 15:00)
 [回覆]
抱持著理想,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穫。我常常以這句話自許,做為繼續前進的動力。二上有一段時間,數學怎麼考都考不好,我用盡了各類的方法,無論是勤奮練習、遇到不會的立刻詢問……等。我的成績都沒有進展,反而每況愈下,段考成績也因為「數學」這科而愈來愈差。面對這樣的情形,一度想放棄,但腦中隨即又有另一個聲音對我說:「你怎麼可以就這樣放棄?要堅持、咬緊牙關撐過去,我相信別人做得到,你也可以!」
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喜悅,之後我不斷地檢討、修正自己的讀書方式,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每個難關。這或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面對挫折的態度影響了我。他從小就因為是「黑人」而遭受許多異樣的眼光和排擠,還因此自怨自艾,產生了叛逆的行為。長大後,他改變了想法,決定用「正向的態度」面對,而這個決定也是使他步入政治的關鍵。因為他深信自己一定能改變什麼,且堅持理念。他不僅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更改變了美國的歷史。歐巴馬曾說過:「如果你沿著正確的路徑,且願意繼續走下去,最終你將獲得進展。」
無論面對任何事情都要堅持理想,不要因為些許的挫折選擇放棄,否則將是最愚蠢的決定。
Comment by 孫唯真 (10/12/2013 22:54)
 [回覆]
傾聽,有時能將人從黑暗的深淵裡救出,有時能刺激自我的思考,有時能讓別人願意接受你。因此,學習如何傾聽便顯得重要。
我生性害羞,不善與陌生人談笑風生,甚至連聲「你好!」都說不出來。所以,國小一年級剛開學時,除了老師,班上幾乎沒人願意和我說話。過了一個禮拜,即使我的考試成績總在前幾名,但依然沒人主動找我說話,於是我便開始緊張,心想:至少要交到一位朋友。為此我開始仔細聆聽同學的聊天內容,了解他們的想法。當我中途插話時,也因為已了解他們的想法,說起話來便容易被接受。
前日讀到一位名人的故事,使我更了解人不能活在自己得世界裡。
何薇玲(全球一動董事長)在康柏開會時不敢發表任何意見。直到老闆選出一名同事任職經理,她得知自己未能中選的原因是:很少表達意見,不會與部署溝通,才體認傾聽的重要。後來創立「全球一動」,她要讓所有人知道,她隨時願意傾聽。
懂得如何傾聽,會使人覺得你是個很好相處的人,因為發洩心頭上的感覺對人來講總是無可避免的,但有誰願意花時間來傾聽呢?
Comment by 張濬洋 (10/12/2013 23:18)
 [回覆]
有一段時間我常這麼想:自己如果不能名列前茅,就是做得不夠好。正因為有這種想法,才會有龐大的壓力。今天,我們小組決定了一個題目,一個對我有很大意義的題目,翻了翻手邊的講義,搜尋到一則故事……
林書豪說了一句話:「在NBA裡一直坐冷板凳沒甚麼,但一定要自我要求,不停的練習,才能把握住隨時可能出現的表現機會。」他每天比別人晚回家,每天比別人晚休息,為的不是贏過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爭取每一次能閃耀自己的機會,他知道自己是有實力的,他的竄紅不是靠運氣,而是堅持不斷的練習。
其實,小學時我就已經寫過這個題目了,當時並無領悟此題所要傳達的意義。當我大了,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才理解到:把別人當成超越的目標,實在沒有意義。如果一次考試,他正好考運不佳,又或者沒有認真複習,就讓我僥倖贏了,那我該高興嗎?該驕傲嗎?所以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自己;能讓我真正進步的,不是別人,還是自己。向自己挑戰,才是我最大的目標,才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
Comment by 呂韋萱 (10/13/2013 07:27)
 [回覆]
雖說年少無知,但在青春洋溢中總有些夢想,或許天馬行空,或許不可希冀。但如波濤洶湧的人生,若沒有岩石的阻擋,怎能激起美麗的浪花?雖遭遇挫折,還是要挺過去,而不是放任自己得過且過。
我正值及笄之年,處於升學的壓力下,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總在夢中徘徊,像是沒有舵的船,在茫茫大海中漂流。高中,是另一個人生的里程碑,它對於現在的我而言,實在遙不可及,卻又處觸手可及。時間正一點一滴的流逝,而我到底在做什麼呢?未來,當我進入職場,開始打拼,我的能力是否受到重視?是否鶴立雞群?這些都需要知識與經驗的累積。當定好目標,盲目追尋?,而是穩札穩打的學習。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近乎無懈可擊,因不敢面對而找理由是一種逃避的行為,也是對人生的不負責任。還沒做怎麼知道自己沒辦法做到呢?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方向,發揮韌性持續走下去。「一百個決心比不過一個恆心。」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想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就必須有紀律並持之以恆去發展。雖然我連目標都不清楚,但在踏出校門,進入職場之前,讀書,是學生應盡的本分。雖然讀書並不是一切,或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否則最後才悔不當初,那已是無法挽回了.
Comment by 古婕妤 (10/13/2013 08:39)
 [回覆]
大家都想做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但是真正完美無缺的人,世界上有幾個呢̀?沒有!那麼一個完全無用的人,又有幾個?也沒有。
小時候,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毫無是處的人,自暴自棄、愛搞破壞──是當年別人給我貼上的標籤。雖然看到別人成功的完成一些事務,是既羨慕又忌妒,但是不管我怎麼試,都無法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也找不出原因。想要問別人,卻又因害怕而不敢問。就一直這樣消沉度日過了兩三年,直到有一天,小學老師找我過去,問明白了我的原因之後,露出驚訝的表情並跟我說:「其實你很有潛力,只是因為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自認為一無是處和無法做好一件事,是阻礙你成功的一顆大石。只要相信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我改變了。
最近想起力克胡哲的故事,他四肢皆無,卻能做到所有人都認為他做不到的事,我不得不當年的自己感到慚愧。
人生除了消沉度日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的選擇。如今我的選擇是:接受不完美,但努力創造自己。

Comment by 紀安叡 (10/13/2013 11:27)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